贸易合同审核要点是什么?如何审查合同签约方的资格?
贸易合同审核要点是什么?如何审查合同签约方的资格?
一、贸易合同审核要点是什么?
1、务必搞清楚你代表谁
您别觉得好笑,很多年轻律师或法务常常忽略这一点,上来也不问就一气修改,也不知道是代表谁在说话,改着改着就迷糊了。
在审阅合同前,务必搞清楚合同主体是谁,这是审阅合同的逻辑起点,也是基本的法律意识。代表不同的主体(比如代表甲方还是乙方),意味着代表不同的利益和立场。
2、务必搞清楚合同的商业逻辑
合同是什么,站在老板的角度,合同就是利益,就是钱;站在律师或者法务的角度,合同是用法律的语言对商业安排进行更为逻辑和规范的表述。每一类合同代表着不同的商业逻辑,也就有着不同的权利义务条款。
比如,投资协议是叙述投资人之间以及与被投资企业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样的一个定位,可以极大的让审核者去把握这类合同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核心条款,如投资的金额、投资人的权益占比、投资的前提条件、投资的承诺与保证、投资人的优先权等条款几乎必不可少。
如果是章程呢,虽然也是投资人之间签署,但是它更倾向于投资人之间对于公司内部治理等内部运营关系的安排,因此会有不同的条款安排。
了解了合同的商业逻辑,剩下的就是根据各方谈判的情况,用法律的语言和方式进行逐一呈现和表述,就不会出边。
3、务必搞清楚合同的具体商业背景
如果弄清合同的商业逻辑更多关于合同条款的完整性,那么弄清合同的具体商业背景则是为了更好的根据每一份合同的特殊商业背景和谈判的情况来调整合同,使之更符合各方的商业诉求。
每一份合同都有自己特殊的商业背景。比如,什么样的客户,什么样的参与方,什么样的负责人,什么样的商业安排,他们是怎么谈的,在哪些要点上达成了一致等等。
我要说的是,客户邮件上所展现的信息永远会比实际发生的情况缺失很多重要信息。因此,既要认真看客户发来的邮件,也不能完全只依赖邮件闷头干活。当感觉对背景不了解或不清晰时,务必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商业背景,非常有助于审核者对整个项目的把握和了解,有助于增强对合同的感性认识和商业感觉,从而有助于合同审核。
4、务必弄清楚合同架构
审阅合同的最常见问题之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容易迷失在条款的汪洋大海中,前后脱节,条款重复,甚至条款之间产生冲突。
梳理整个合同架构,弄清合同的条款架构和逻辑展开,甚至能背出合同都有哪些条款,他们的各自意义是什么,将非常有助于更为深刻的理解合同条款,并对合同审核更为自信。
5、抓住合同的核心条款
同样一份股权转让合同,可以上百页,也可以就一页完事。上百页自有其必要,就一页也有其特殊商业背景。
但是,无论多长的合同,核心条款就那几条,一定要重点抓住,用放大镜仔细察看。不能因为顾此失彼,过于纠结小细节而忽略了对重点条款的重点关注,最终迷失在条款大海中。
6、商业条款与法律条款
作为法律工作者,法律条款如果有问题是必须要改的。
但是,对于商业条款,比如投资人要的投资收益是单利还是复利,年化10%还是15%计息,是一次性支付还是分期支付,这些属于商业条款,如何处理呢?
如果你是了解整个谈判过程和商业背景的,这些商业条款如果已经谈定,自然不能动,否则吃力不讨好。如果你不了解,你可以问,如果你能问到的项目负责人不确定,对于商业条款,以批注的方式来提示最为稳妥。
当然,再往细说,年化利率压根就不用批注提示,但是单利还是复利(尤其是既没有强调是复利,也没有明确是单利时)以及支付方式,则用批注调整是可以的,复利有利于投资人,支付方式变成分期也有利于投资人进行一定的风险控制。
所以同样是商业条款,也要一事一议,根据不同的条款进行不同的处理,这便是处理问题的法律感觉。
7、不要随意去造条款
对于一些合同缺失的标准条款,有些背景下可以简化处理,直接写条款。
这种方式容易带来的问题是不一定准确或者专业,随意性过大,对于一些非常正式的职业化程度比较高的场合,如果经验跟不上,容易造成条款的单薄和必要内容的缺失。
更多时,可以去翻开之前用过的合同,找到一些好的条款,这些条款通常是经过了很多商业和法律实践总结出来的,可以直接为我所用或作为一个好的参照。
二、如何审查合同签约方的资格?
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件。因此,要求签订合同的双方都必须具有签约资格。否则,即使签订合同,也是无效的合同。在签约时,要调查对方的信资情况,应该要求当事人相互提供有关法律文件,证明其合法资格。一般来讲,重要的谈判、签约人应是董事长或总经理。有时,虽具体业务谈判,出现签约的不是上述人员,但也要检查签约人的资格。如了解对方提交的法人开具的正式书面授权证明,常见的有授权书、委托书等。了解对方的合法身分和权限范围,以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审查对方当事人的签约资格,一定要严肃认真,切不能草率从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扩大。但是,在与外商、港商谈判时,由于盲目轻信对方,草率签订合同,以致吃亏受骗的现象屡有发生。有些单位为了急于引进、输出,仅凭熟人介绍,不进行任何信资调查,就签订数额巨大的合同,结果给企业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所以,进行信资调查,了解对方的企业信誉及其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此外,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名片,名片不能代替证书,有的人名片关衔很大,实际上是空的。还有,与外国公司找交道,不要只看母公司的信誉和资产情况,实际上母公司对子公司是不负连带责任的。
贸易合同审核要点是什么?如何审查合同签约方的资格?提示,合同的各个方面不仅关系着签约双方的利益,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不管是哪一方,若是违背合同的精神,都需要担负一定的法律责任。因此,咱们在审核合同方面一定要注意相关内容的审核,确保合同的合法、合理。
·什么是居间合同,居间合同是双务合同吗?
什么是居间合同,居间合同是双务合同吗?双务合同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都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合同,其涵盖了较为广泛的合同类型,最典型的包括了买卖合同、租赁,合伙,借贷,运输以及财产保险等,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合同类型。我们将在下文为您详细的介绍居间合同是双务合同吗的解答。一、双...
·一、出租人解除合同间接损失由谁承担?
一、出租人解除合同间接损失由谁承担?由出租人承担,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
·贸易购销合同范本是怎样的
贸易购销合同范本是怎样的?如何写贸易购销合同? 贸易购销合同范本
卖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 址:____________ 邮码: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
·因拒付租金而对租赁合同解除诉讼时效为多久?
因拒付租金而对租赁合同解除诉讼时效为多久?《民法通则》第136条第三项规定:延付或拒付租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合同法》第227条规定:承租方逾期不交房租,出租方有权解除合同,收回房屋,追求承租方的违约责任。原告在起诉前长达1年多的时间内,从未行使过上述权利,即使被告因种种原...
·签订的二次转租合同是否有效
签订的二次转租合同是否有效
一、签订的二次转租合同是否有效?
二次转租合同符合以下条件就具有法律效力:
①主体合格。
当事人应具备订立合同的条件。
②意思表示真实。
③行为不违反法律及社会公共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
·合同欺诈警察立案吗?
合同欺诈警察立案吗?
一、合同欺诈警察立案吗
合同欺诈只有在破坏性极大,欺诈所获非法利益达到一定程度之时,才会构成刑事犯罪,公安机关才会作为刑事案件立案。
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合同欺诈的行为表现为合...
·合同解除后的违约责任还要承担吗
合同解除后的违约责任还要承担吗?合同解除后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因为合同关系已经解除,就不存在违约责任。《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所以,合同解除后的...
·国际贸易签订合同的法律生效要件有哪些?
国际贸易签订合同的法律生效要件有哪些?进出口贸易合同的成立,必须符合法律规范,方为有效,即合同必须具备某些法律条件,主要包括:
1、合同当事人具有行为能力。进出口双方在法律上必须具有签订合同的资格。一方面,就我国的进出口商而言,只有政府批准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才能就其有权经营的商...
·融资居间合同佣金是什么
融资居间合同佣金是什么 一、什么是融资居间合同佣金
佣金是指乙方完成委托事项后应得的报酬,乙方完成融资事项后,甲方按照获得的投资额的一定比例向乙方支付佣金。
委托事项未完成或者未在委托期限内完成的,乙方不得要求支付佣金。若约定了违约金的还要承担一定的违约金。但是委托期限到期时,...
·买方违约合同怎么解除
现实生活中,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时候,总会有一方想要违背合同的约定,那么在买方违约合同是怎么解除这个问题上,请看下文的介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在订立合同双方的当事人中,如果有一方是合同违约的,那么另一方当事人可以随时随地解除签订的合同,并且要求合同违约的,另一...
·合同解除的后果有哪些
合同解除的后果有哪些
一、合同解除的后果有哪些
合同的解除,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当具备法律规定的合同解除条件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而使合同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
合同解除具有以下特征:
(一)合同的解除适用于合法有效的合同。合同只有在生效以后,才存在解除,无效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