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保护的法益是什么意思?
其实在我国法律上有很多专业的词汇平时我们根本就接触不到,并且就算真的涉案其中,对于案件当中存在的某些实质性的问题这也是我国司法界工作人员要仔细进行研究的。比如说提到法益这个法律概念,我们就以盗窃罪为例,在下面的这篇文章当中帮助您仔细的来了解一下盗窃罪保护的法益是什么意思?
一、盗窃罪保护的法益是什么意思?
法益是刑法学上的用词,指的是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刑法上的法益概念,可以分为实体的刑法法益概念和形式的刑法法益概念。
实体的刑法法益概念,又称内容的、充实的刑法法益概念,基于个人主义的思想,重在刑法法益的内容,例如,诈骗、抢劫犯罪侵犯的刑法法益是财产,但除此之外,还有防止诈骗、抢劫行为的利益。形式的刑法法益概念,基于全体主义,重在刑法法益的方法,还以诈骗、抢劫犯罪为例,它们侵犯的法益除财产之外,还有抑制不法得利意思的利益。这种概念完全精神化,没有内容。刑法法益的概念应该是以实体的内容为主,兼顾形式的概念。
二、盗窃罪的处罚
根据本条规定,本罪有4个量刑幅度,即:
1 、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所谓“数额较大”,根据《解释》是指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000元至3000元以上。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其数额较大的起点为25份。另外,根据《解释》第9条第1款规定,盗窃国家三级文物的,亦应依本幅度量刑即处3年以下有朔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判处罚金,根据《解释》第条规定,应当在1千元以上盗窃数额的2倍以下判处罚金;对于依法应当判处罚金刑,但没有盗窃数额或者无法计算盗窃数额的犯罚分子,应当在1千元以上10万元以下判处罚金(下同)。
2 、犯本罪,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判处罚金。所谓情节严重,是指数额巨大或者其他严重情节。所谓数额巨大,根据《解释》,是指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0000元至100000元以上。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其数额巨大的起点为250份。其他严重情节,是指除数额巨大以外的其他严重情节。根据《解释》第6条第3项之规定,盗窃数额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
( 1 )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 2 )盗窃金融机构的;
( 3 )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 4 )累犯;
( 5 )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 6 )盗窃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 7 )盗窃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的;
( 8 )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的。
另外,根据《解释》第 9 条第1款之规定,盗窃国家二级文物的,亦应依本幅度最刑即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犯本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是指数额特别巨大或者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所谓“数额特别巨大”,根据《解释》是指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00000元至500000元以上。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其数额特别巨大的起点为 2500 份,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是指除数额特别巨大以外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根据《解释》第 6 条第 3 项之规定,盗窃数额达到“数额巨大”的起点,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 1 )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 2 )盗窃金融机构的;
( 3 )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 4 )累犯;
( 5 )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 6 )盗窃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 7 )盗窃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的;
( 8 )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的,另外,根据《解释》第9条第1款规定,盗窃国家一级文物的,亦要依本幅度量刑即处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4 、犯本罪,具有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所谓盗窃金融机构,是指盗窃金融机构的经营资金、有价证券和客户的资金等,如储户的存款、债券、其他款物,企业的结算资金、股票,不包括盗窃金融机构的办公用品、交通工具等财物的行为。根据《解释》第9条第3款规定:“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主要是指盗窃国家一级文物后造成损毁、流失,无法追回;盗窃国家二级文物3件以上或者盗窃国家一级文物1件以上并具有该解释第6条第3项第 1 、 3 、 4 、 8 目规定情形之一的行为。
5 、在共同盗窃犯罪中,各共犯人基于共同的故意,实施了共同的犯罪行为,应对共同盗窃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负责。
审理共同盗窃犯罪案件,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形对各被告人分别作出处理:
( 1 )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集团盗窃的总数额处罚;
( 2 )对共同犯罪中的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共同盗窃的数额处罚。
( 3 )对共同犯罪中的从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共同盗窃的数额确定量刑幅度,并依照本法第 ?7 条第 2 款的规定,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6 、对于依法应当判处罚金刑的盗窃犯罪分子,应当在一干元以上盗窃数额的二倍以下判处罚金;对于依法应当判处罚金刑,但没有盗窃数额或者无法计算盗窃数额的犯罪分子,应当在一干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判处罚金。
可以看出法益在我国刑法当中是指法律所保护的我国公民的具体的利益,所以具体到盗窃罪保护的法益的话,盗窃罪是国家针对公民私有财产进行保护的,并且在我国的刑法当中,法益其实是分为实体跟形式这两种不同情况的。
·招摇撞骗罪法条有哪些
基本每个国家的工作人员因为特殊的公务员身份,手里都会拥有一定权利,在办事的时候就会比普通人方便的多。因此有的人就会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来招摇撞骗,此时会构成招摇撞骗罪。那么我国关于招摇撞骗罪法条有哪些呢?以下是具体介绍。
一、招摇撞骗罪法条有哪些
[刑法条文]第二百七十九条 冒充国...
·犯罪中止小偷还需要判刑吗?
犯罪中止小偷还需要判刑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
·应该要怎样认定抽逃出资罪
何谓抽逃出资罪?抽逃出资罪就是指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那在司法实践中,我们该如何认定抽逃出资罪呢?请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如何认定抽逃出资罪
1、主体要...
·2023缓刑考验期最多几年
2023缓刑考验期最多几年
一、缓刑考验期最多几年
缓刑犯是暂缓执行原判刑期,暂不执行原判刑罚不是一缓了之,还有一个考验的问题,即依法为缓刑犯设置一定的考验期,并在该考验期内为其设定了一定的法定义务。
关于缓刑犯的考验期。有期徒刑缓刑的考验期为:原判刑期≤考验期限≤5年(但...
·打人者可以被拘留多久,时间限制是什么?
打人者可以被拘留多久,时间限制是什么?打人者可以被拘留最长的时间限制是:打架受伤了的话对方可以被治安拘留的最长的时间也不会超过15天,在1到15天的期限之内到底被拘留多久,就要根据自己受伤的轻重程度来决定了,而且是公安机关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同时,只要受伤的程度达到了轻伤,那动...
·怎样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怎样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那么具体来说怎样提起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吧。
一...
·刑事立案侦查后能否中止执行?
刑事立案侦查后能否中止执行?可以中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二百三十七条侦查过程中,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由检察人员写出撤销案件意见书,经侦查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请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撤销案件:(一)具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二)没有犯罪事实的,或者...
·侵犯名誉权是否构成诽谤罪?
侵犯名誉权是否构成诽谤罪?
一、侵犯名誉权是否构成诽谤罪?
如果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公民或法人享有的就其自身特性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而获得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人格权的一种。人的名...
·刑事诉讼法提起公诉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在我国,所有关于刑事方面程序的规定都是在刑事诉讼法当中的,比如说刑事诉讼法当中规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程序,环节就是提起公诉提起公诉的案件是需要由检察院来进行审查起诉的,因此很多人都想要清晰的了解一下。刑事诉讼法提起公诉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一、刑事诉讼法提起公诉的法律规定是...
·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量刑标准是什么
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量刑标准是什么
结合《刑法》中的量刑规定,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一般情况下是处三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但要是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那么将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量刑标准是什么?
致人重伤的,处三年...
·单位行贿80万人民币量刑标准是什么
一,单位行贿80万人民币量刑标准是什么
(一)行贿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3万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1.向3人以上行贿的;
2.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
3.通过行贿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
...